近年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大力实施“万名中专生培养”“双学历双轮训”“高素质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工就业”等人才培养工作,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
海口将以各行政村和规划林地范围划定“网格”单元,设网格员,实施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辅助村级林长开展具体工作。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为一个网格单元,辖区范围内林地面积小于5000亩设1个网格单元、大于5000...
新时代,海南实行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后推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禁塑”、装配式建筑应用和推广、“六水共治”攻坚战等5项标志性工程,全面...
北纬十八度的光和热赋予三亚一年多熟的种植优势。在冬季,农民种植的瓜菜跨海北上带来可观收入,“天然大温室”也吸引各地科研人员到此南繁育种。每年10月到次年二三月,农田得到充分利用;但从二三月到10月,“...
出台“农林15条措施”,是海南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率先与台湾同胞分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推进涉农惠台政策贯彻落实,深化琼台农业交流合作,打造琼台农业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
海南省的“土地超市”,在装点“前店”的同时,也注重建好“后仓”,确保货源充足,企业有地可拿。记者从海南省“土地超市”公众版平台看到,目前来自全省18个市县的171宗,面积7300多亩地块都在货架上,涵...
以前,夏季,冬季瓜菜收割完后,三亚许多农户农田均闲置;南繁季结束后,也有大量科研用地季节性撂荒。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今年来,三亚探索多作物科学轮作、创新灵活用地模式、建立多元共赢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一...
记者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了解到,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开绵团队针对木薯粮饲化产业关键技术取得了新突破。李开绵在接受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团队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技术成果效益及应用...
旅游业呈现复苏态势、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不断进步、作风整顿建设稳步走深走实……近年来,陵水黎族自治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经济社会多项事业上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4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和施茶村全体干部群众一天也不松劲,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继续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不仅因地制宜让致富路越走越宽,还让这里成了旅...
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围绕主题,设置高端论坛,搭建合作平台,开启交流窗口,展示最新成果,汇聚各方优势,为中国种业振兴和“南繁硅谷”崛起贡献力量。
通过评级工作,促进民宿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各部门、市县要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为民宿提供规划、指导、扶持、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切实化解民宿业面临的难题;民宿业不但要做出特色、做足内容,而且要做好渠道推广、...
聚焦短板弱项和关键环节,弥补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和急需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项目,支持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压实市县项目和资金管理主体责任,落实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监督管理责...
编者按:6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关注·调查观察”栏目刊发《三亚:“闲田”变“忙田”,种田“多挣一季钱” 》一文,聚焦今年以来,三亚探索多作物科学轮作、创新灵活用地模式、建立多元共赢的利益联结...
6月28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一行深入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金棕榈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产业园、海口市芳园美丽乡村等地,调研海南“三农”发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科研创新、南繁科研育种等工作。
省政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督查激励的通知》及有关部委激励措施要求,提前谋划、及早安排2022年的省级、地市级、县级督查激励申报事项,积极向国家部委对接沟通、汇报我省典型...
2021年以来,我国聚焦重点群体,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聚焦持续增收,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产业和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聚焦...
海南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尤其丰富。自2019年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以来,该国家公园至少已发现30个新成员,包括11个植物新种、6个动物新种和13个...
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近年来,海南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为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粮食不是一般商品,海南既算经济账、也算政治账,既算眼前账、也算长远账。为全力守好“米袋子”,今年以来,我省全力推进高标...
省供销合作联社、省农业农村厅在海口市联合举办2022年首场海南优质农产品“云产销”推介会活动。琼海、澄迈、屯昌等3个市县的供应商与北京、广东等省市收购商现场通过“云签约”方式签订订单1.08亿余元。